大學生在學習面試禮儀時應該首先了解面試本身的作用、面試的過程,及面試的技巧,然後準備相應的求職面試基本禮儀。
面試是成功求職的臨門一腳。求職者能否實現求職目标,關鍵的一步是與用人單位見面,與人事主管進行信息交流,以便使人事主管确信求職者就是用人單位所需要的人才。面試是其他求職形式永遠無法代替的,因為在人與人的信息交流形式中,面談是最有效的。在面談中,面試官對求職者的了解,語言交流隻占了30%的比例,眼神交流和面試者的氣質、形象、身體語言占了絕大部分,所以求職者在面試時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外表及談吐,而且要注意避免談話時做出很多下意識的小動作和姿态。
面試的過程可分為幾個部分:
見面前的準備
↓
面試頭十分鐘(産生第一印象)
↓
面試交談
↓
人事主管給求職者提問機會(最後十分鐘)
↓
結束面談
↓
跟進下面我們圍繞面試的過程來分析在禮儀方面我們要做一些什麼準備。
面試前的物件準備 :包括公文包、求職記錄筆記本、多份打印好的簡曆、面試準備的材料、個人身份證、登記照等,所有準備好的文件都應該平整地放在一個牛皮紙的信封裡。
公文包:
求職時帶上公文包會給人以專業人員的印象。公文包不要求買很貴重的真皮包,但應看上去大方典雅,大小應可以平整地放下A4紙大小的文件。
筆記本:
裡面應記錄有參加過求職面試的時間、各公司名字、地址、聯系人和聯系方法,面試過程的簡單記錄、跟進記錄等。求職記錄本應該随時帶在身邊,以便記錄最新情況或供随時查詢。
除此以外,還應準備好筆、簡曆、身份證、個人登記照,學曆證書、所獲獎勵證書等備查文件的正本和複印件。如果面試時公司人事主管提出查看一些文件的正本而面試者又沒有帶的話,是非常尴尬和不禮貌的,這是面試禮儀中最應該避免的疏漏。
參加面試的服飾要求一切為了配合求職者的身份。
面試時,合乎自身形象的着裝會給人以幹淨利落、有專業精神的印象,男生應顯得幹練大方,女生應顯得莊重俏麗。
男生面試時的服飾禮儀:
●西裝:
男生應在平時就準備好一至兩套得體的西裝,不要到面試前才去匆匆購買,那樣不容易選購到合身的西裝。應注意選購整套的兩件式的,顔色應當以主流顔色為主,如灰色或深藍色,這樣在各種場合穿着都不會顯得失态,在價錢檔次上應符合學生身份,不要盲目攀比,亂花錢買高級名牌西服,因為用人單位看到求職者的衣着太過講究,不符合學生身份,對求職者的第一印象也會打折扣的。
●襯衫:
以白色或淺色為主,這樣較好配領帶和西褲。平時也應該注意選購一些較合身的襯衫,面試前應熨平整,不能給人“皺巴巴”的感覺。嶄新的襯衣穿上去會顯得不自然,太搶眼,以至于削弱了人事主管對求職者其他方面的注意。這裡要提醒一點,面試時你所穿的西服、襯衫、褲子、皮鞋、襪子都不宜給人以嶄新發亮的感覺,原因是人事主管會認為你的服飾都是匆匆湊齊的,那麼你的其他材料是不是也加入了過多人工雕琢的痕迹呢?而且太多從沒穿過的東西從頭到腳包裹在你的身上,一定有某些東西會讓你覺得别扭,從而分散你的精力,影響你的面試表現。
●皮鞋:
不要以為越貴越好,而要以舒适大方為度。皮鞋以黑色為宜,且面試前一天要擦亮。
●領帶:
男生參加面試一定要在襯衣外打領帶,領帶以真絲的為好,上面不能有油污,不能皺巴巴,平時應準備好與西服顔色相襯的領帶。
●襪子:
襪子的顔色也有講究,穿西服革履時的襪子必須是深灰色、藍色、黑色等深色,這樣在任何場合都不失禮。
●頭發:
盡量避免在面試前一天理發,以免看上去不夠自然,最好在三天前理發。男生女生都應在面試前一天洗幹淨頭發,避免頭屑留在頭發或衣服上,保持儀容整潔是取得用人單位良好第一印象的前提。
此外,男生要将胡須刮幹淨,并且在刮的時候不要刮傷皮膚,指甲應在面試前一天剪整齊。
女生面試時的服飾禮儀:
●套裝:
每位女生應準備一至兩套較正規的套服,以備去不同單位面試之需。女式套服的花樣可謂層出不窮,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但原則是必須與準上班族的身份相符,顔色鮮豔的服飾會使人顯得活潑、有朝氣,素色穩重的套裝會使人顯得大方幹練。記住這個原則,針對不同背景的用人單位選擇适合的套裝吧。
●化妝:
參加面試的女生可以适當地化點淡妝,包括口紅,但不能濃妝豔抹,過于妖娆,不符合大學生的形象與身份。
●皮鞋:
鞋跟不宜過高,過于前衛,夏日最好不要穿露出腳趾的涼鞋,更不宜将腳趾甲塗抹成紅色或其他顔色,絲襪以肉色為雅緻。
●皮包:
女生的皮包要能背的,與裝面試材料的公文包有所區别,可以隻拿公文包而不背皮包,但不能把公文包裡的文件全部塞在皮包裡而不帶公文包。
●手表:
面試時不宜佩戴過于花哨的手表,給人過于稚氣的感覺。面試前應調準時間,以免遲到或鬧笑話。
禁忌:男女生都不能在面試時穿T恤、牛仔褲、運動鞋,一副随随便便的樣子,百分之百是不受人事主管歡迎的一類。女生一定不要在服飾上給人錯誤的信号,例如過于花枝招展、性感暴露的打扮會讓人有别的想法,惹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性騷擾,對求職本身毫無益處。